报名热线:

0898-08980898

个/性/化/教/育/行/业/领/跑/者

课程设置

CURRICULUM

联系我们

0898-08980898

广东省清远市

123456789

学校新闻 >更多
师资力量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力量

AI解锁黄梅戏传承密码

2025/06/08

  编者按 在过去,听戏曲是一件非常时髦的事情,很多人在闲暇之余最大的爱好就是听戏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戏曲逐渐经成为了小众爱好,年轻人里面鲜少能找到爱听戏的人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如何传承和发展戏曲文化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日前,坐落于“黄梅戏之乡”的安庆师范大学传来好消息,该校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依托安徽省皖江文化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皖江文化研究中心”),利用数字媒体、人工智能、人机交互等技术,推进传统戏曲与曲艺数字化、互动化、智慧化,深受青年学子喜爱。

  “这是一种全新的体验。没想到黄梅戏也可以这么潮!”5月27日,在安庆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黄梅戏实验室,该校新闻学专业2023(2)班学生邓欣雨借助AI技术,沉浸式感受了一把黄梅戏的美学张力。只见,她佩戴头戴式显示器,辅以其他传感器设备,身临其境地参演了黄梅戏经典唱段《女驸马》。“这种多维度、交互式的情境体验太让人震撼了。”演毕,邓欣雨惊叹道。

  借助现代技术,让青年学子零距离感受黄梅戏的魅力,只是安庆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近年来探索戏曲数智化保护与传播工作的一部分。据该学院副教授王广军介绍,自2022年皖江文化研究中心成立起,学院成立专门的研究团队,依托优秀的师资力量和技术支持,围绕黄梅戏与桐城派文化等皖江特色文化,利用数字媒体、人工智能、人机交互等技术,构建地域特色文化人工智能专有大模型,开展超智能数字人、黄梅戏虚拟博物馆、大型多人沉浸式互动投影、地面互动投影等多模态展示传播研发,为新时代AI与传统戏曲如何共处献上“科创答卷”。

  “我们对黄梅戏的热爱从未停息,早在2012年,学校便依托数字媒体技术,着手构建综合的戏曲与曲艺数字资源库”。谈及技术创新过程,王广军表示,研究团队通过不断尝试和应用新技术,目前已成功研发了黄梅戏虚拟现实博物馆系统,推出黄梅戏虚拟仿真教学课程,探索戏曲数字化保护方式。这些系统均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受到了广泛欢迎。

  随后,该校黄梅戏表演专业2021级学生吴银梅穿上动态感知设备,现场来上一段。她张开双臂站在绿幕虚拟环境中,实验人员通过高精度动作捕捉设备记录她的身段轨迹。通过戏曲三维重建技术和多视点光场图像采集与处理技术等多模态采集方式,快速生成一份完整的数字艺术档案,多维度展示个人的学情。

  王广军在电脑上演示给记者看:输入创作关键词、设定艺术风格,创作者脑中的灵感便能“摇身一变”为具体成果。“瞧,这就是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通过指令辅助艺术家和学者进行数字化创作,包括传统舞台表演的剧本创作、编导,传统音乐、音效配乐创作等”。据王广军介绍,目前研究团队已经利用大模型生成黄梅戏主题文案、剧本等,辅助进行戏曲相关创作。接下来,研究团队将开展更深层次的研究,推进数字剧本和音效创作等多种智能生成工具并投入使用。

  “黄梅戏数字人系统包括前端数字人互动展示、AI大模型中台系统和知识库系统等。”该校软件工程专业2024级硕士研究生钱建宇主要负责数字人的开发和维护。“你好,可以给我赏析一段《女驸马》的经典唱段吗?”钱建宇通过智能语音向黄梅戏数字人模型下发指令,一个身着红色状元服的“冯素珍”智能数字人便“跳”了出来。

  “冯素珍”保持子午式站姿,右手做剑指手势,她以《为救李郎离家园》这一经典唱段为例,分析了其中轻快的彩腔和跳跃灵动的旋律。“帽插宫花好(哇),好新鲜哪这句台词保留了安庆方言特色,且哇字拖腔增强了戏剧的张力。”“冯素珍”向参观者“娓娓道来”。

  “每当展厅有前来参观的学生,冯素珍智能数字人还会向他们打招呼,互动问答黄梅戏专业知识。”钱建宇表示,智能数字人是展示人工智能大模型的一个窗口,研究团队以此为契机,希望通过数字人的表演创设沉浸式情境,激发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推动戏曲传承。

  数字人动作来源于研究团队构建的黄梅戏专业动作数据库。皖江文化研究中心通过惯性、光学多模态动作捕捉获取黄梅戏等戏曲专业动作,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而便携式体感交互技术与数据库结合,让大众实现零门槛模仿名家风范,助力戏曲从专业传承走向全民共享。

  据王广军介绍,虚拟技术通过HTC、Pico等多种虚拟现实设备,将用户完全置于一个计算机生成的三维环境中,用户与环境中的各要素均能进行互动。该项技术已经应用于黄梅戏虚拟博物馆和安徽省非遗虚拟博物馆,在这里,用户们可以线上参与到《女驸马》《天仙配》等黄梅戏演出中,感受黄梅戏的魅力。

  “除虚拟技术外,我们还自主研发了大型多人沉浸式文化展览、纱幕投影和地面互动投影等多种新型展示手段。”数字媒体技术专业2022(1)班学生黄斐然及其团队成员主要负责探索互动投影设计与开发。

  “2024年9月,我在课堂上第一次了解到这个项目,两个月后我加入团队,整个寒假期间一直参与团队的线上讨论。”黄斐然表示,她经历了观看实验室安装硬件、学习折幕技术、进行实际研究等三个阶段。“印象最深的要数互动投影突破了传统的展览方式,实现了由观众——玻璃柜——展品被动观察到观众——环境主动沉浸的转变”。黄斐然说,这段研发历程让她深刻意识到,好的展示技术应该像空气一样无形却不可或缺,当观众完全沉浸在内容中而忘记技术存在时,这才是真正的成功。

  当黄梅戏AI技术应用到文旅上又会产生怎样的效应呢?AR实景解谜、景区导览宣传、优质剧本内核......研究团队将虚拟技术与文旅有机融合,采用“线上+线下”的旅游模式,打造桐城文庙、安庆博物馆等实体区域文旅景区场馆和古街名巷的联动,帮助人们实现足不出户线上漫游或“剧本游”式线验。

  “亲爱的游客,欢迎来到桐城文庙”“请各位游戏玩家做好准备,我们即将开启时光之旅”......当游客进入到桐城文庙虚拟漫游与游戏系统中,便可获得一份电子导览系统,这是帮助用户线上参观景区的地图。此外,游客们可以接收到系统发布的一系列游戏任务,以及与数字人进行交流互动的提示。

  “我们将紧密结合地方特色,推动经典剧目通过数字化手段在景区内呈现,同时将黄梅剧艺术与文化旅游进行深度融合,打造独具特色的数字剧本游”。王广军表示,目前,研究团队与杭州市、安庆市等地二十多个景区达成合作,携手挖掘黄梅戏及地域文化故事元素,通过智慧导览、实景RPG、实况游戏等多种形式和微信、抖音等载体逐步推广黄梅戏,并开发黄梅戏文创IP衍生品。

  “我们将黄梅戏与人工智能结合,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推动黄梅戏等传统戏曲创新性发展”。王广军表示,在今后的研究中,研究团队将持续以技术为“翼”、传统为“根”,同时通过跨界合作、内容创新和人才培养构建可持续的生态体系,让AI更好更快地作用于戏曲传承与发展。

  网站内所有新闻页面未标有来源:“安青网-安徽青年报”或“安青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安青网联系。转载稿件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团寿县县委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传达学习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

  笔墨传经典童心书华章合肥市伦先小学成功举办第四届“和雅杯”书法大赛

  团寿县县委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传达学习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

  笔墨传经典童心书华章合肥市伦先小学成功举办第四届“和雅杯”书法大赛

  当得知荣获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银奖的那一刻,宫慧茹和她的队友们激动得相拥而泣。

关于我们 /ABOUT US
核心价值观:诚信、创新、服务企业核心: 诚信 企业精神: 团结拼搏、开拓求实、满足用户、科技进步。 客户:为客户提供高质量和最大价值的专业化产品和服务,以真诚和实力赢得客户的理解、尊重和支持。市场:为客户降低采购成本和风险,为客户投资提供切实保障。 发展:追求永续发展的目标,并把它建立在客户满意的基础上。 关于“为合作伙伴创造价值”公司认为客户、供应商、公司股东、公司员工等一切和自身有合作关系的单位和个人都是自己的合作伙伴,并只有通过努力为合作伙伴创造价值,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并获得发展和成功。关于“诚实、宽容、创新、服务”公司认为诚信是一切合作的基础,宽容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创新是发展事业的利器,服务是创造价值的根本。公司会坚持持续改进、满足顾客期望、 确保品质第一、开拓全球市场。...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课程设置| 学校新闻| 师资力量| 就业分配| 辅导资料| 联系我们| 在线报名|